世人皆道海該是蔚藍(lán)的——如威海的清澈,似煙臺的碧藍(lán),澄澈如琉璃,明凈若寶石。而連云港的海,映入眼簾的卻是一片渾然的黃。初見此海的人,心中難免泛起幾分失落:這哪里是想象中海的模樣?
但你若肯停下匆匆的腳步,讓目光在這片黃海中多停留片刻,便會發(fā)覺這渾濁里藏著另一種詩意。
這黃,不是貧瘠的枯黃,而是豐饒的渾黃。它是黃河從黃土高原攜來的信物,是大地對海洋最深情的饋贈。千年來,滾滾黃河水在這里匯入碧波,將黃土的厚重與大海的浩瀚融為一體。站在這黃與藍(lán)的交界處,你仿佛能聽見兩種古老力量在對話:一邊是黃土高原的蒼茫,一邊是太平洋的遼闊。這交融的顏色里,沉淀著整個華夏文明的記憶。
這黃,是生命最本真的顏色。正因水中的養(yǎng)分,這片海域成了魚蝦的天堂。清晨的碼頭,漁船滿載而歸,銀亮的帶魚、金黃的黃魚在艙中跳躍——那是大海對勤勞者最慷慨的回贈。漁民的網(wǎng)拉起時,帶起的不僅是海鮮,更是千百年來人與海相濡以沫的故事。
黃昏時分,這片黃海展現(xiàn)出它最動人的模樣。落日熔金,將整片海域染成流動的琥珀。濁黃的波浪托著細(xì)碎的金光,一波一波地涌向岸邊,像是要把千年的故事都傾訴給聆聽的人。遠(yuǎn)處,貨輪的剪影緩緩移動,連接著古老的絲路記憶與今天的海上征程。
我忽然明白,連云港的海從不在意與別處比較。它的美,正在于這份獨一無二的底色——不是刻意雕琢的清澈,而是自然天成的渾厚。就像生活本身,不必總是光鮮亮麗,真正動人的,往往是那些帶著歲月痕跡的真實。
當(dāng)夜色漸深,明月升起,銀輝灑在黃色的海面上,泛起一片朦朧的光暈。這一刻,清與濁、藍(lán)與黃、遠(yuǎn)與近的界限都模糊了,只剩下海潮聲聲,如母親的呢喃,撫慰著每一個游子的心。
原來,海的美麗從來不止一種模樣。連云港的黃海,用它特有的方式告訴我們:接納本色,方能見得真美。在這片金色的波濤間,我們讀懂了——最動人的風(fēng)景,不在遠(yuǎn)方,而在當(dāng)下;最美的顏色,不是別人眼中的蔚藍(lán),而是自己心中的這一片渾黃。(劉君云)